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

做一位快樂的醫師:訪徐聖輝醫師


一個好的醫師第一個條件一定要讓自己能夠過得快樂。

醫師的工作是很繁重的,所以更要過得快樂。他要有能力分辨生活中事情的輕重緩急;知道家庭與工作如何平衡,所以若你要我回答好醫師最重要的條件,我會說那個人一定要過得快樂,他若過得不快樂,那就還有再求進步的空間了。

快樂是可以來自很多方面的。大家一定會說好的醫師要有愛心,我覺得這也是從我所說的快樂能衍生下來,我個人覺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能對別人、世界、後代有好的影響;因為我們現在可以在這邊享受很多好的東西,接受很多人的幫忙,也都是前人給我們很多的照顧,所謂「前人種樹、後人乘涼」。

幫助病人是最大快樂來源

以醫師的角色來講,醫師的工作是可以直接幫助別人,他快樂的最大來源,是來自幫助病人解決痛苦、對病人有實質的幫助,這是他最大快樂的來源。唯有如此,這個工作才能做得持久,碰到辛苦也不會挫折、不會倒退。醫師要可能在他的工作上找到意義而轉變成動力。

第二、我覺得好醫師要有體諒別人的心,他能夠知道別人的需要在哪裡?知道別人的需要在哪裡才會針對那個問題認真的去處理,才能真的幫助到病人;而不是醫師自己覺得哪裡「重要」,事實上是病人「不需要的」,那麼做得再好、做得很辛苦,對病人不一定有真正的幫助。

有的人覺得好醫師應該是很投入的,要做很多事。不過,我還是覺得如果醫師不快樂,會做不久的,即使每件事都可以及格,但心情上卻事事都感到勉強。一旦有勉強的感覺,熱忱就會禁不起考驗。這確實是做一為好醫師的難處,非得從中取個平衡點不可。

醫師不可沉溺在病人的阿諛奉承

第三、醫師也要學習尊重別人。事實上就醫學專業而言,醫師和病人是很「資訊不對等」的。我們常看到病人都很尊重醫師,他的生死、痛苦都操在你手裡,所以他表現出來是最謙恭那一面;身為醫師要有所醒悟,病人對你必恭必敬是因為有求於你,醫師不應該因此而洋洋得意。病人面對醫師時,所有對醫師的「反感」都會掩飾起來。一位醫師如果無法看清這樣的事實,無形中在與病人 (包括其他人) 相處也會習慣別人對你恭敬的態度,倘若遇到某個病人比較「不了解社交技巧」,你就覺得這個病人不講理,無法平撫自己的情緒去照顧不懂得恭維醫師的病人。因此,醫師不可沉溺於這種阿諛奉承的感覺,自己要能跳脫得開來,很持平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,去幫助病人。

誠實會使自己會過得快樂

第四、我覺得一個好醫師要很真心,不論是面對病人、同事,乃至整個社會都要誠實以對,這樣才能建立好的群己關係。在一個健全的社會、一個公義至上的機構服務,比較能讓大家養成誠實的習慣。誠實會使自己過得快樂,一個誠實的人,心中就沒有什麼障礙,你可以過得很自在,不會有很大的壓力。

但是面對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公義的社會,要做到誠實就比較困難了。舉例而言,我們的全民健保制度不合理,所有科別的給付都是偏低的,不少醫院及醫師並沒有實際照標準程序去做,但還是要和健保局申請錢。

「聞過則喜」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

第五、我覺得好醫師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。醫學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學問過得快樂必須先具備健康的人生觀,正確的生活態度,如此他才,不可能什麼東西都懂,單打獨鬥或許在某方面可以做好,對病人的幫助有限,總會有一些考量上的漏洞。醫療的工作必須有很多人的幫忙才會做得更好,我們常說要做一個好醫師不能獨善其身,所以如果能有好的溝通能力就會有很多人的幫忙,也更能知道自己的盲點,更能改善。

第六、好醫師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,很少有人「聞過則喜」,通常人不喜歡被別人說自己哪裡做得不好、哪裡做錯了。醫師已經習慣被病人以必恭必敬的態度來看待,所以就更不太習慣被別人指指點點。不過,好醫師當看到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做,有人給你不同意見,比你現在做法更好時,應虛心接受,而不是自我防衛,去找很多的藉口。這和剛說的誠實有一點關係,知道自己哪裡好,對自己有自信,哪裡不好的也能勇敢的去面對,去面對就有機會改變。

不能單純順從病人的要求



醫師必須堅守「有所為有所不為」的態度,和我們做人的態度一樣,因為如此,才讓我們不斷的成長。很明顯地,滿足病人的某些要求,或許暫時可以解決一點問題,可是以後會帶給病人很大的禍患,抑或這根本就是病人困擾來源的心理問題,絕對不能單純順從病人的要求,你要知道你更重要的目的是你要幫助他,所以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。

在醫生這特別的專業上,我認為還需要一些特別的判斷能力。

成熟幹練的醫師很快地就可以知道病人說的哪個是比較重要,哪些是比較不重要的,能夠抓到重點來處理。很多醫師看起來都很忙,其實醫師都要有「成本效益」的觀念,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做,重要的也做,不重要的也做,如果病人講的所有問題,你都想幫他處理,這樣醫師的工作就不是那麼有趣了。其實醫師是要像偵探一樣推理的能力,尤其是我們當精神科醫師,病人來跟你講什麼問題,其實後來講的常常是和開始講的不一樣,你要有很大的包容力。

快樂有很多種,有的是物質上的快樂,有的是精神上的快樂,而有的快樂是短暫的,不能當成一生追求的目標,若你追求是一種價值,那人生過得才有意義。【口述:徐聖輝醫師;採訪 / 整理:何芳菊 陳雲英】

內外兼修,全人思考~訪副院長陳啟明醫師




外科醫師的研判影響病人日後的治療方向

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癌症病人,除非是白血症,一旦發現身體有硬塊,或某身體部位有疼痛感,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病人進醫院通常先掛外科。因此外科醫師在第一線的研判,對於日後病人的治療方向與計畫具有關鍵性的影響,和信醫院創造了臺灣癌症治癒率最高的佳績,外科醫師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。

和信醫院要外科醫生全心為病人設想

以目前的健保給付,除非不斷地找病人,大量地開刀,外科醫師已經不易維持昔日的高薪。在和信醫院裡,外科醫師跟其他醫師一樣,是支領固定的薪水,他們無法像別的醫院的外科醫師一樣,以創造更多業績來累積高薪。和信醫院的目的是要外科醫生在沒有「業績」壓力之下,全心為病人設想。

「正因為如此,到和信醫院服務的醫師,一定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,他必須是一個對錢看得不是很重的人;同時在經濟的負擔上,沒有那麼緊迫,如果薪水,與其他大型醫院的內、外科名醫比較,顯然是偏低的,而且不會因為你賣力開刀,你的薪水就更多。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外科主任陳啟明醫師說。

做一個「內外兼修」、「全人思考」的外科醫師

他指出︰「一般說來,願意來和信的外科醫師,都希望到這裏學到的不只是純熟的開刀技術,而是全人照顧的能力。和信醫院強調團隊合作,因此外科醫師與其他科別的醫師,有較密切的接觸。透過與其他醫師的討論,可以使外科醫師對於一個複雜的病人,有較全面性的思考。和信醫院的晨會,有不同科別的醫師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例提出報告,可以使每一位醫師,每天吸收到廣博的醫療知識。」換句話說,和信醫院的外科醫師和台灣其他醫院外科醫師最大的不同,在於黃達夫院長要求他們成為一個「內外兼修」、「全人思考」的外科醫師;期望他們習慣在術前術後做多角度周全的思考,儘可能降低手術的風險,提高手術的成功率,並且盡力保障病人在手術後的生活品質。

外科醫師最重要的特質是就是誠實

「外科醫師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誠實。病人在術後發生了什麼併發症,都應該據實以報,不能有所隱瞞。外科醫師們對彼此的病人多半都有些了解,比如說,胃部的手術,病人在術後,一般一個禮拜至十天就要出院了;可是你的病人住了兩個禮拜三個禮拜還沒有出院,一定有什麼併發症的問題。」和信醫院每週三下午,外科醫師必須在會議上報告自己照顧的長住、併發症及死亡病人的狀況,從檢討中求改進。

外科醫師的體力要特別好,找陳啟明主任動乳癌手術的病人很多,他最多一天開到七台刀。和信醫院並沒有要求他把病人開刀的時程排得這麼緊,他所以這樣做,是因為不忍心讓病人忍受苦等的煎熬與焦慮。

成功的外科手術,必須要有充分的術前準備

「我的原則是,病人只要來看我的門診,據我的研判必須開刀,我絕對不會讓病人等超過一個禮拜,而會趕快安排手術,讓病人解除病痛。」陳啟明主任說︰「一個成功的外科手術,必須要有充分的術前準備,和信醫院在這一方面做得非常有效率,因為我們是採取團隊醫療,比如說病人有心臟問題,我們在術前,就會立刻會診心臟科醫師進行評估,周全的幕僚作業,團隊的默契,做事積極的態度,都是手術成敗的關鍵。」

決定為病人開刀,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他家庭上的開銷很大,就不太適合在和信醫院工作,因為和信醫院的「根據醫師誓言『不傷害病人』的原則,外科醫師決定要為病人開刀,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。」陳啟明主任說︰「包括可以相對地保証病人手術過程中不會發生特別的危險;並且任何非侵入性的治療,都已經對病人起不了作用;或者是遲緩治療對病人不利,經過不同科別的醫師共同判定下,才將病人送進手術室。」

「譬如廿多年前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,十二指腸潰瘍沒有好的藥物治療,只能靠一般的胃藥。一旦病人大量吐血,十二指腸穿孔,或是十二指腸收縮變形造成阻塞,情況都十分危急。這時候沒有別的辦法,只有開刀一途。其手術方式,在我老師的年代,都為病人切掉四分之三的胃。七十年代,我做總醫師的時侯,我們可以為病人切斷迷走神經幹,阻斷胃酸的分泌,胃只要切掉一半,和空腸接起來就可以了。現在很少病人需要做胃切除,因為有很多新藥的發明,可以把胃酸減到最低,病人發生穿孔,我們可以利用腹腔鏡只把破洞補起來;如果收縮變形造成阻塞,我們只要做幽門成形術或改道就好,根本不需要切除胃部。」以往我們認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胃酸過多引起,所以常常經由手術切除胃內分泌胃酸的部位、或是經由切除會刺激胃酸分泌的迷走神經來加以治療。從90年代初期到中期,我們瞭解了大多數的潰瘍病人,其實是因為胃內螺旋桿菌感染而造成潰瘍。90%以上的病人可以經由所謂的「三合一療法」,即以一或兩種抗生素加上抑酸劑連續服用二至三週~而成功的治癒。胃酸不再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的元兇,因此標準療法已經改變,今天就沒有理由切除病人的胃了!

一個「常勝軍」的外科醫師禁不起一次失手

十九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 ( S.T. Coleridge,1772-1834 )在他的詩歌作品《老水手之歌》( The Rhy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)中,描繪了一個老水手射殺信天翁後,全船的人遭受到一連串災難的故事。老水手為此深感內疚,承受沈重的壓力。為了贖罪,他把信天翁的屍體掛在自己的脖頸上。由此,「掛在脖子上的信天翁」( albatross round )即表示提醒某人不要再幹同樣錯事的警物。

外科醫術的精進,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手術,經驗累積而來的。優秀的外科醫師的養成,必須在極嚴格的監督下,進行經驗的傳承,並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,才變成箇中好手。而不應該以病人當小白鼠,從自己一再的錯誤中學習。

一個平庸的內科醫師,可能做過無數次錯誤的診斷導致錯誤的治療,但因後果不是立刻可見的,病人很少怪罪他。而一個傑出的「常勝軍」外科醫師,可能在上千次的手術當中,直接解決病人的痛苦,甚至把病人從鬼門關喚回來,但是在第一千零一次的手術中,他失手了,犯了不應該犯的錯誤,可能受到病人及家屬的辱罵,或因此吃上官司。外科醫師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。【採訪撰文 / 鄭春鴻】

和信醫院的醫師好像在當和尚~訪吳茂青醫師

1970年代剛好是癌症最熱門的時候,所以當時的基礎研究都是以癌症為走向,我從大一到大六,其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待在研究室中。在這樣子薰陶下,慢慢的對腫瘤醫學產生興趣。

在當實習醫生時覺得在臨床訓練上,理論與實踐仍然差了一截,於是當完兵後,我在榮總放射腫瘤科待了一年,之後便前往國外攻讀博士學位。回國後思考著未來的方向,那時的台南市立醫院院長便建議我來和信醫院。

我在年輕時,也就是住院醫師的成長過程中,當然會想著要把專門的特殊技術學好,而院長黃達夫教授有不同的想法,他一心想幫助住院醫師把「基本功」練好,雖然這兩者現在我看來是沒有特別的牴觸,但在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,心情是急切的,馬步沒蹲好卻總想一下子就將所有的醫療技術學起來。

黃教授訓練一個醫師,蹲馬步一蹲就好幾年,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與我們說做人的道理、病人的需求等等。若是在其他醫院訓練時,並不會有人與你講這些,大家都忙到只想把病人處理完,並沒有想到要如何建立好病醫關係。
我在和信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,照顧的病人數雖然不多,但我們所執行的是全人照顧,甚至有時要跟著病人一起哭、一起笑,沒有經歷過的人真的不知道這種感覺。

在和信醫院一路走來,內心也曾經掙扎著想離開,家中長輩也會有著這方面的意見,因為在世俗的眼中和信醫院是一所小醫院,它的理想如此清高,而台灣的醫療環境並非如此。初進和信醫院,心中想著黃教授只教我基本功,到底管不管用?我會掙扎著這樣下去到底對不對?而在經過整個訓練後,我才確實發現「馬步蹲好」後,不管上面堆多少東西都不會倒下來,黃教授是對的;如果我在其它醫院接受訓練的話,好像表面學了很多醫療技術,可以很快的處理病人,可是到最後會發現如果只是照那樣子處理病人,病人的治療結果不會很好。

雖然在台灣整個大環境完全走偏的狀況,時間證明黃教授是對的。如此日積月累六年半下來,直至我升為主治醫師,發現黃教授所教的讓我照顧病人特別容易,無論在溝通、協調及處理病人整個病的環結上,比其他人可能都快,甚至病人對我的信任程度會讓我很吃驚。所以如果有人問我,我為何會選擇在和信醫院服務?因為我認為在台灣的醫療環境中只有這裡能讓你好好的當一位醫師。

當我還在受訓時,事實上我面臨著很多掙扎,思考著該不該繼續在這邊訓練?訓練完後該往哪裡去?帶領我學習的人做得對不對?當我站得不是那麼高的時候,我無法綜觀全局,總會掙扎著這樣走下去到底對不對,尤其是和信醫院的理想與整個大環境的走向是那麼不同。

外界曾經有人開玩笑的說,和信醫院的醫師好像在當和尚,沒有葷只有素。我聽了之後一笑置之。我心常想,到底是什麼樣堅定的信仰,讓和信醫院上上下下團結一致。這種信仰是全心投入對病人的熱情,要讓病人真的能夠獲得改善,不論是病人的身體、心理及社會層面,甚至是病人家屬都能有改善的狀況。黃教授所說的「一切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」這句話代表了一切。

記得以前有一次在幫病人抽骨髓,過程中我便與病人聊天,雖然只是聊一些稀鬆平常的東西,但如此一來,不僅可以使病人在做痛苦的步驟時分散注意力,我們也可以藉此將病史收集到,這是從黃達夫教授的言行上學來的。以前,我們學病史好像在審問犯人一樣,認為這是可以很快完成的,等到真正成為主治醫師之後,才發現黃教授的方式反而更有效率。

第一、可以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病醫關係,第二、可以在聊天的過程中將病人所有身體、心理、社會的問題通盤了解,同時可以在容易產生比較痛苦的醫療步驟中分散病人的注意力。黃教授的教學讓我受用無窮。只要我人在台北,一定天天到醫院巡病房,星期六、日也不例外。和信醫院和黃院長對我的教育,讓我已經成為一個「離不開醫院的人」了。【口述/吳茂青醫師 腫瘤內科,採訪/何芳菊 陳雲英 記錄/陳雲英】